彈簧操作機構處于合閘位置時,其對地絕緣由支持絕緣子承受,一旦彈簧操作機構所連接的線路發生永久接地故障,斷路器動作跳閘后,接地故障點又未被清除,則有電母線的對地絕緣亦要由該斷路器斷口的真空間隙承受;各種故障開斷時,斷口一對觸子間的真空絕緣間隙要耐受各種恢復電壓的作用而不發生擊穿。因此,真空間隙的絕緣特性成為提高滅弧室斷口電壓,使單斷口彈簧操作機構向高電壓等級發展的主要研究課題。
真空間隙的絕緣耐受能力與在先的分合閘操作工況有關
彈簧操作機構接觸間隙的擊穿電壓,因耐壓實驗前不同工況的分合閘操作有相應的不同結果,意大利哥倫布(Colombo)工程師在設備討論會上有文論述過這方面的問題:試驗對象是24KV斷路器,銅鉻觸頭,額定開斷電流16KA,額定電流630A,觸頭開距15。8mm,觸頭分閘速度1。1m/s,合閘速度為0。6m/s。
在關合---分閘操作(試驗系列2~5)后產生的最大擊穿電壓比空載循環(試驗系列1)后給出的數值低,這意味著觸頭擊穿距離受電弧電流的影響而減??;同時,系列2和系列5所測得的數值亦小于系列3和系列4的試驗值,而電流過零波形和極性似乎無明顯影響。試驗結果證實了開閉操作的形式對斷路器觸頭之間的絕緣耐受能力有影響,擊穿電壓在30~50kV范圍內,擊穿距離為0。6~2mm之間,擊穿時觸頭的電場強度為25~44kV。
意大利哥倫布工程師上述實驗的結果表明,真空開關在開斷大電流后,其真空減小絕緣強度會下降是一種普遍現象。因此,我國早期的彈簧操作機構在開斷故障后,間隙絕緣會下降,達不到產品技術條件的絕緣水平,故能源部對戶內高壓彈簧操作機構。
上一篇 智能化真空斷路器的構成及工作原理
下一篇 已經是最后一篇了